艺术品市场货源的危机

 2018-06-15 

从上世纪末开始,古董市场上的买家和卖家突然有种不祥的感觉:东西难找了。至今又过去七八年,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中国古董市场的货源危机已来临。

这突出表现在:较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市场上够年份够路份(档次)的古董再难觅身影。如瓷器,明及明以前各代名窑的瓷器自不必说,10年前尚可求到的“清三代”(康雍乾)高档瓷器也近绝迹。清中期至民国(1949年以前)的细路和大型瓷器均告奇缺。连国际市场不屑经营的“残瓷”,只要够档次,在国内也呈旺销。再如木器:历来难得的明代黄花梨、清代紫檀家具,上世纪80年代时有所见,上世纪90年代前期虽稀缺,但收藏者尚可勉力染指,但今天却再无力结缘;10年前市场尚多的清代和民国硬木家具,今也难见上品。其他古董门类如字画、漆器、玉器、竹牙器等,情况大抵相同。从近一两年各艺术品拍卖公司春秋拍卖的形势看,虽数量未减少,质量却明显降低。

今天的古董价格,也印证了危机的存在。近10年,古董身价扶摇直上,国内顶级拍卖公司拍出惊天高价的例子时有所见,贴近普通收藏者的一般古董品种价格也呈十几倍、几十倍上涨。市场较多见的清嘉道青花小“喜”字将军罐,为中档瓷器,10年前一对售价在千元左右,今已涨至万元至数万元;旧时居家几乎必备的掸瓶,曾是市场最俗最多见的品种,几乎无人问津,一对只有数百元,如今路份稍高的掸瓶,竟有数万元的买卖;明末清初的青花莲仔罐,算是普通人能收藏的高档瓷器,10年前约在三五千元上下,今10万元已难企及。木器中苏(州)作红木“拉钱”八仙桌存世量不少,可作价格尺度,5年前一张上品桌约为7000元,今5万元已算便宜。前年北京一次艺术品展销会上,一只康熙五彩花觚,已重残,开价7万元,10年前最多超不过2000元;一只清末青花卷缸,也重残,开价4万元,10年前不过千元。如以10年为一坐标系,除去物价平均指数变化因素,古董价格上升曲线呈愈近愈疾态势。以瓷器为例,近2年与过去8年的上涨速率相比,这一特征极为明显。

假货充斥,也是货源危机的重要“症状”。真货断档,假货应运而生。无论瓷器、木器、铜器、玉器、字画;无论“高仿”还是粗仿,假货几乎覆盖了真货中所有年代的所有品种。全国闻名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今天几乎成了假货的世界,不惟此处,全国各大城市的古董店和各种规模的拍卖公司都难抵假货侵袭,以至于国际低端艺术品市场上中国货较日本、韩国货价格低得多。

归结货源危机的原因大致有几点:

首先,新中国成立初期,低水平生活标准使百姓难有余力顾盼这一领域,古董民间存量虽较多,但价格不高。“文革”前一件上档次的瓷器,文物商店收购仅几元之数;“文革”10年,古董大量损毁,使货源锐减。“文革”后很长一段时间,民间收藏意识淡漠,至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中国古董市场还只是少数人的世界。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北京大规模拆迁,“打草惊蛇”,赶出大量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古董,甚至不乏惊世绝品,而那时的价格之低,形同收售废品。一批先知先觉者大量收购,成批贩往境外,货源流失极为可观。

其次,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文化生活取向日趋多元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媒体启蒙助推,全民收藏意识觉醒,收藏队伍迅猛壮大。古董不是工业品,存量衡定,导致市场存货日稀。

第三,如果说截至上世纪末,古董收藏尚属文化范畴的活动,到了近年,收藏即更多地被“异化”为投资行为,拍卖市场不乏机构吸货者。百姓也因投资渠道缺乏和不畅,尝试把余资投向古董市场,造成市场进一步干涸。

第四,古董是一种特殊商品,“收藏”是其与生俱来的属性,相当一部分古董的收藏周期甚长,以“代”计算。一件被主人喜爱的古董,自收入囊中始,不离不弃,要等主人辞世才有机会重现市场。不少文明发达国家古董收藏传统一直延绵不断,市场上以“代”为周期的吐纳已呈循环之势。而我国自1949年至上世纪90年代末收藏勃兴,算来已有半个世纪至少3代人从循环“链”中脱节,至今收藏古董者还远未到这一“代”的终结,只纳不吐,是造成货源危机的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