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本市场的风云人物于品海

 2019-09-23 

于品海,1959年前后出生于中国香港,籍贯山东,现为南海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国数码信息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及最大股东。中国IT行业、电影文化产业和媒体经营者,同时为北京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创办人与理事长。

1.媒体文化产业

于品海在学生时代开始接触媒体。从加拿大的大学电台中文节目《中国同学之音》开始,到19岁独自创办加拿大中部三省唯一一份中文手抄报纸。从加拿大回香港后,先后在《信报》、《财经日报》等媒体任职编辑及专栏作家。1991年他正式展开传媒事业,并与报业大亨默多克竞购香港《明报》 。33岁时成功从金庸手中接手《明报》,成为其报业集团第二代业主。之后他当选香港报业工会主席,创办《现代日报》,收购《亚洲周刊》。1992年,他在中国创办武汉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外资控股媒体,也是最后一家。其光纤铜轴网络体系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

1994年,于品海斥巨资创办全球首家华人24小时中文新闻电视台《传讯电视》(CTN),推出《中天》及《大地》频道。1997年2月19日,他亲自主导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逝世的全球独家报道。(1997年2月20日清晨1点18分,CTN播出全球独家报道邓小平已经过世,新华社随即在2点30分正式发布邓小平死亡的消息,新闻稿说邓小平是死于帕金森病并发肺炎,证实了CTN的新闻。)

2006年,于品海开始在中国境内一二三级城市投资兴建全数字影院,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地有大地影院119家,影厅数量占全国总量的4.93%,票房收入占全国总量的4.34%,成为大陆影院数目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电影播放服务企业。

2009年于品海收购多维新闻网,该媒体总部在美国纽约市。经济学人杂志(Economist)报道,于品海称多维是“一家非常小的企业”,但是该杂志分析称,这家媒体机构关注中国政治新闻的业务将越做越大。

2.IT 行业

于品海经营的集团将知识型与智能型产业模式与IT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他认为信息化是智慧化的方法与工具,而电影与资讯传播则是智慧的内涵。1992年,他看到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必然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难以衡量的影响,因此投入IT产业,深信开放式才是未来的趋势。1999年,他购入中国企业网60%股权,成立了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企业IT 应用服务领域运营理念,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与信息化运营服务平台。

其后,他于2003年收购新网,2006年收购红旗中文2000,已发展成为在中国80个城市开设120家直属分支机构,员工总数近8,000人的集团企业。中企动力连续多年在中国IT服务市场与IBM、HP共居前三位。在网站建设、虚拟主机、企业邮箱市场,中企动力与新网均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新网的国际域名保有量与净增长量为中国第一,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进入十大的中国企业。

面对IT行业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于品海给企业员工的新启迪是以人为基础的概念,总结为一种“是(Shi)”的人生哲学,包含了几种对人生不同纬度的观点——“史、势、市、事、士”。指导他们通过这五个字来体会其中的道理,放下顾虑与忌惮,以开放、轻松的姿态去看问题,抛开杂念,从更高的层面去观察与领会,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和人生际遇的真谛。

3.学历

于品海出生于平民家庭,早年从香港到日本半工半读。1976年他获得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大学录取并计划攻读电视新闻,但最终因无法凑足学费,辗转到加拿大沙省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攻读政治经济学。2008年进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

对于50岁攻读马克思主义的决定,他说,“研读《资本论》可以更透彻精辟的了解资本主义与唯物论,也有助于成为一位更好的企业家。